一、云南十大名中医是谁
1、李伯藩:云南宾川人,中医世家,退休16年,免费义诊16年,只开方子不卖药,每天限号150人,每个处方8-10味中药,患者遍布国内外,个人认为,李老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中医大师。
2、吕光荣:原云南中医学院教授,擅长以中药、针灸与气功导引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体系。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老年退化性疾病、不孕症等慢性病、疑难杂症的治疗中,疗效明显。
3、罗铨:第二届全国名中医,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为专长,精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风病等的诊治。
4、张良英: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张良英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创始人之一,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预防医学学术带头人。她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
5、吴荣祖:全国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系云南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云南四大名中医、全国扶阳学派重量级人物吴佩衡先生之嫡孙,为云南吴氏扶阳学派第二代学术继承人。在临证中秉承了吴佩衡先生善用、广用、巧用附子的特色,力挽沉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危重疾病。
6、孟如:擅长诊治中医疑难杂症,尤其在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病症方面,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诊疗经验。
7、张沛霖:昆明市延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世家,是我国中医针灸专家。擅长诊治颈、腰椎病、面神经麻痹、帕金森病、耳鸣、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视神经萎缩、心率不齐等病症。
8、吴佳骏: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是云南省内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擅长儿科外感发热、咳嗽、厌食、湿疹、抽动症、性早熟、抑郁症等小儿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9、熊磊:岐黄学者,云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是中医儿科学学术和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名中医。擅长儿科外感发热、咳嗽、厌食、湿疹、抽动症、性早熟、抑郁症等小儿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10、管遵惠: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
二、云南十大名中医排名
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发布“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的决定”,授予101位中医药工作者“全国名中医”称号。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张良英,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罗铨,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吴荣祖喜获这一殊荣。
三、云南十大名中医是哪些
云南省中医学院门诊部始建于1947年,是全国建设历史较长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云南省和昆明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转诊的定点医疗机构,从2009年1月起,成为全云南省第一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之一。现有职工105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896人,有主任医师(教授)58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59人、中级职称人员339人、初级职称人员340人,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近60人,有云南省名中医和荣誉名中医22人,有硕士生导师71人。
四、云南十大名中医李庆生坐诊时间表
在昆明看中医就去两个地方,都不错。云南省中医医院还有圣爱中医馆。
五、云南十大名中医名单
来春茂,著名老中医,曾为云南及昆明的多位省市级领导诊疗。并发表过多篇医学论文,出版过《来春茂医话》、《来春茂医镜》两部著作。
吕光荣,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医学。入选国务院授予的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录、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18人之一。
曲焕章,彝族,云南白药创始人,民国时期中医外伤科著名医家。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后自己配制百宝丹和其他伤科药方,开始行医。1898年,就医病人日益增加,曲焕章自采药材,与妻加工配制白药和其他伤科用药。1914年,经反复试制和实践,终于集大成始创“白药”。凡有上门求医者,耐心医治,疗效显著。
扩展资料
针灸学术流派
第一代管家岱(1844-1912),山东省高密县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师承山东昌邑黄氏中医世家。擅长针灸医学,管氏针灸开山鼻祖。
第二代管庆鑫(1864-1939),齐鲁名医。擅长针灸、中内、妇儿科,主要在高密,济南等地行医。
第三代传人管正斋(1901-1980),主任医师,教授,著名针灸学家。出身中医世家,北京大学毕业,留学日本。20世纪30年代曾为“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云南省“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云南省中医研究班教师。受聘于云南中医学院,担任《内经》、《针灸学》教学。对经络辨证,针刺手法,舌针,耳针,过梁针,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均有创新和发展,奠定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基础。
第四代传人管遵惠等,继承和发展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了管氏特殊针法,完善了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提炼和践行了管氏针灸的传承理念,形成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
第五代传人管傲然(硕士)、管薇薇(博士)、管钟洁(硕士)、管钟明等学术团队,现在学习继承、发展弘扬。管氏针灸医学流派,薪火相传,后继有人。